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是重要的本能行为和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睡眠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情绪、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脑功能发育、加快皮肤再生、预防皮肤衰老等。适当的睡眠是生长发育、精力恢复和记忆巩固的基础,也是提高生产力的保证。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一般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体力恢复不足,常有入睡困难、频繁醒转、经常梦魇和早醒等。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约6%至10%的人符合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在一般人群中,失眠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生失眠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睡眠节律明显改变,入睡时间延迟成为常态,夜间睡眠时间普遍减少,同时,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精神压力及焦虑情绪,使睡眠障碍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生活质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一比例仍在逐年攀升。
许多人认为失眠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因而延误治疗,殊不知长期失眠,大脑功能就会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
失眠的主要危害
1.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2.长期失眠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
3.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后往往会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耳鸣,健忘,神经衰弱等。
4.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失眠往往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严重的还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失眠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产生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等情绪,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严重者形成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
6.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失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降低身体素质,加速衰老,引发多种疾病,缩短人的寿命。
7.儿童睡眠质量下降会直接影响身体生长发育。
常见的失眠类型
医学上失眠可分为三类,一是短暂性失眠,通常持续几天;二是短期性失眠,通常持续两到三周;三是慢性失眠,持续时间为一个月以上。
1.心理生理性失眠:主诉失眠,伴有醒后功能降低的表现。无其他可以导致睡眠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科疾病;其他睡眠障碍可以与失眠同时存在,例如:不适当的睡眠卫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2.主观感觉性失眠:主诉失眠,睡眠时间和质量正常。无任何可以导致睡眠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科疾病;其他睡眠障碍引起失眠不足于解释患者的失眠程度。
3.儿童期起病失眠:主诉失眠,伴有醒后功能降低的表现。无任何可以导致睡眠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科疾病可以解释失眠初期开始。可以同时有其他睡眠障碍可以引起失眠,例如:适应性睡眠障碍。
4.不适当的睡眠卫生:主诉失眠或睡眠过多。无任何可以导致睡眠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科疾病的证据。无其他可以引起入睡困难或睡眠难以维持的睡眠障碍。
引起失眠的原因
生理性因素:出差、时差、环境嘈杂、更换地点等。躯体性因素:疾病或躯体不适、疼痛、瘙痒、咳嗽和气喘等。精神性因素:兴奋、应激与压力、人生重大变化、担心等。药物性因素:酒精、咖啡因、烟和茶、兴奋剂、药物戒断等。精神障碍性因素: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等。
如何治疗失眠
一是消除干扰因素,恢复睡眠节律。二是查找引发失眠的病因、疾病。三是采用心理疗法或行为矫治疗法。四是综合物理治疗和中西医药物疗法。
不过,最重要的是要看专科医生。很多人得了失眠却不知道或不愿看医生(特别是精神科医生),如果长时间拖延,失眠便会变成慢性。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近年来,睡眠医学研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启动,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其中睡眠健康被纳入“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
睡眠健康的目标包括:第一,降低失眠人群患病率至15%以下;第二,延长睡眠时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达到7至8小时。2019年10月26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起了“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建设健康睡眠事业”倡议书,呼吁人们关注睡眠健康,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睡眠医学学科建设初见成效
为帮助大理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解决睡眠问题的困扰,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总体布局,加大精神专科医院的亚专科建设,逐渐形成了以特色专科为引领,全方位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医院。2017年10月经大理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复,依托大理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成立大理州睡眠障碍诊疗中心,中心集睡眠障碍预防、监测、诊断、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以精神、心理相关睡眠障碍为支点,综合诊断、治疗各类睡眠障碍患者。
经过4年的发展,该院睡眠医学学科建设初见成效,并于2021年3月1日成立了独立的睡眠障碍科,科室配置有澳大利亚康迪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睡眠监测仪、重复经颅磁刺激仪、脑功能障碍治疗仪、低频脉冲电刺激仪、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脑反射治疗仪、高压氧舱、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仪、精神压力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目前,科室有医师6人,护理团队16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1人担任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设置病床60张。开诊1年来,门诊诊疗2000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542人次。科室采取的“药物 物理 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个体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努力做到睡眠障碍的身心兼治,追求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助力美好睡眠,诊疗效果得到住院患者的肯定和认可,社会反响较好。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供稿]